所谓心理养生,就是从精神上保持良好状态,以保障机体功能的正常发挥,从而达到防病健身、延年益寿的目的。
科学家们已经发现,人类心理活动与生理功能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当心情好时,人体的生理功能就处于最佳状态,而当心烦意乱时.人体的生理功能就会随之下降,久而久之,就会引发多种疾病。根据研究,人类疾病50%-80%与不良心态、恶劣情绪有关。
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目前在巴西至少有2800多万人,美国大约有5000多万人患有心理方面的疾病,全球有1/5成年人的健康受到高度精神紧张的严重威胁。我国心理疾病患者也呈日益增多之势,在1300万人口的上海市已有逾75万的各类精神、心理障碍症患者。这些还不包括占全球人口近50%的似病非病的“第三状态”者。
由此可见,心理养生不仅与人的精神状态息息相关,而且还与人的思想情操及道德品质有关。随着时代的发展,现代医学已从单一的生物医学模式向生物-社会-心理综合医学模式纵深发展,人们更加重视心理养生。可以说,无论是从人体本身,还是从社会角度来讲,心理养生都是人类对健康认识的一个大飞跃。
心理养生四要素
(一)善良,是心理养生的营养素
心存善良的人会始终保持泰然自若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能把血液的流量和神经细胞的兴奋度调至最佳状态,从而提高了机体的抗病能力。所以,善良是心理养生不可缺少的高级营养素。
(二)宽容,是心理养生的调节阀
宽容是一种良好的心理品质。它不仅包含着理解和原谅,更显示着气度和胸襟、坚强和力量。一个不会宽容,只知苛求别人的人,其心理往往处于紧张状态,从而导致神经兴奋、血管收缩、血压升高,使心理、生理进入恶性循环。学会宽容就会严于律己、宽以待人,这就等于给自己的心理安上了调节阀。
(三)乐观,是心理养生的不老丹
乐观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性格和心境。它可以激发人的活力和潜力,解决矛盾,逾越困难;而悲观则是一种消极颓废的性格和心境,它使人悲伤、烦恼、痛苦,在困难面前一筹莫展,影响身心健康。
(四)淡泊,是心理养生的免疫剂
淡泊是一种崇高的境界和心态,是对人生追求在深层次上的定位。有了淡泊的心态,就不会在世俗中随波逐流,追逐名利。淡泊的心态使人始终处于平和的状态,保持一颗平常心,一切有损身心健康的因素都将被击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