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冬季后,气候环境逐步恶化,往往造成设备冻凝,是事故的多发季节,为了确保冬季安全生产,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做好冬季安全生产基础工作
一是全面开展入冬前“八防”检查。
开展冬季“八防”安全检查,即对防冻凝、防滑、防中毒、防火、防爆、防高空坠落、防交通事故、防人身伤害的冬防措施进行检查,重点对储运系统、给排水系统、消防系统进行全面的安全检查,对查找出来的问题积极落实整改,对暂时不能整改的,应制定完善的、有效的防范控制措施,并作为日常安全监控重点,待条件成熟后,立即组织整改。
二是完善冬季安全生产方案。
结合生产操作中的各项风险,全面完善冬季安全生产方案,做到组织机构落实、技术方案落实、责任分工落实、物资装备落实,并合理优化工艺运行参数。
三是加强应急预案演练。
入冬前,应结合冬季生产的特点,组织岗位人员完成本岗位危险源辨识,并结合识别出的危险源,编制相应的应急预案,做到预案具有可操作性,并定期组织演练,使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能正确并熟练执行。
四是提高全员冬季安全生产意识。
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冬季安全生产专题培训和宣传教育活动,让全员熟知并了解岗位操作规程和防火防爆、防静电等安全知识,提高员工安全操作技能,增强冬季安全生产意识。
五是强化冬季巡检。
严格落实岗位巡回检查制度和交接班制度,明确冬季安全生产的防护重点,完善操作人员全员、全过程、全方位、全天候的“四全”巡检制度,对巡检中发现的薄弱环节,应作为日常重点监控对象。
二、几点建议
(一)防冻凝:结合历年冬季防冻防凝工作经验,制定防冻防凝方案,方案要求职责明确,措施得当,操作步骤清晰。各基层班组要将防冻防凝工作列为岗位交接班的一项重要内容,列入岗位交接班记录内,严格进行交接班。各单位应组织人力对所有储运、消防、给排水系统的工艺管线、阀门、仪器等设备、设施进行一次全面细致的检查和保温维护,切实消除影响冬季安全生产的隐患。同时,各单位要根据气象局的天气信息及时掌握气候变化,在寒流到来前提前通报各班组,以便提早预防。物资单位要将防冻防凝物资要提前采购到位。
(二)防火、防爆:各单位要对消防设施及器材进行全面检查和维护保养,确保其灵活好用。值班室、办公室、职工宿舍、前线岗楼严禁私拉乱接、超负荷使用电器,禁止堆放易燃易爆物品。各单位要严格按照作业许可规范、动火作业规范进行现场动火作业,实行施工单位和属地单位双监护。
(三)防人身伤害:冬季是施工安全的高危期,较易发生高处坠落、滑倒摔伤、人员触电、中毒窒息、火灾等事故。各单位要加强冬季安全生产有关规章制度、标准、操作规程的学习,增强自我保护和相互监督意识,杜绝“三违”现象的发生。在冬季检修设备时,要对易冻、易凝的设备设施进行防范处理,防止在检修过程中发生冻凝事故,在检修后要将破坏的保温立即恢复。凡进行登高作业,必须清除工作场所所有的积水、积雪、积冰,防止垮塌事故和掉落伤人。
(四)防触电:各单位要加强员工安全用电宣传教育,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进行一次全面的用电安全检查,及时消除电气设备破损、裸露、老化等风险。要害部位的变压器、电机、铁壳开关、配电箱、绝缘保护等装置要进行重点检查,保证安全装置齐全完好;现场临时用电要严格按照许可规范、作业规范进行作业,确保安全措施到位、监护到位。
(五)防中毒:各单位加强岗位人员防中毒风险识别与培训,切实让员工掌握有毒有害物质的来源、理化性质、危害性、使用注意事项、预防措施以及急救措施等,提高全员防毒意识和安全操作的技能。加强天然气供气管道和使用设备及其附件的检查,严防气体流窜,避免中毒事故。密闭或受限空间作业必须保持强制通风、定期分析、轮换作业、专人监护,并拉设应急安全绳。
(六)防交通事故:各用车单位要认真开展行车安全教育,做好出车前的危害识别,制定出冬季行车管理办法,落实防冻、防滑、防雾、防火等具体措施;积极做好车辆的换季保养和各种隐患的排查工作,及时对车辆制动、转向、行驶系统及气路管道、水路管道、油路管道等部件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检查、保养工作,保证刹车、转向、灯光等系统工作正常。要重点强化特殊环境下的行车管理,掌握大雾、积雪等特殊环境下的正确驾驶方法,做好预防措施的落实。各单位要进一步强化私家车管理,积极倡导“坐公车、少驾车”的理念,尤其是遇到雨、雪、雾恶劣天气,尽量避免驾驶私家车上下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