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平实的诗意生活——读湛社琴《丝路故事》有感

[复制链接]
折翼天使 发表于 2016-11-28 10:57: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自然平实的诗意生活——读湛社琴《丝路故事》有感
                  作者:雏燕 
    合上湛社琴的小说集《丝路故事》,心绪如潮,为这部小说所讴歌的平凡人物的“壮举”而感叹,一个个个性鲜明的人物、短小精悍的曲折故事,深深地铭刻在我的心灵。                  
    《丝路故事》是一本围绕着“情”“大爱”的纪实体小说集,这类小说容易被新闻特写网罗,影响不是很大,但读所选的六十多篇小说,有一种感动,这些作品虽然不是“金熔玉琢,节短音长”,但是“记人间喜怒哀乐,留人间正气华章”,却惹人喜爱。其实,纪实小说是不好写的,“纪实”要求生活的真实,而“小说”离不开虚构,“纪实小说”可是个矛盾体,似乎难以调和。这些小说要具有生活的原汁原味,又求精炼耐读,从内容方面不能虚构,还要纪实,做到文学性的小说,的确不易。其实,我们用不着杞人忧天,湛社琴的小说集用许多作品回答了或释解了这种担忧。
   《丝路故事》在书名上有所创意,既是小说,也是故事,肩题小说,主题故事,这种创新的方式符合短阅读,突破了传统概念上的小说界线,符常现代人的阅读囗味----快餐时代。其次是概括性的标题,勾起了读者兴趣,如女大学生的省城之恋经不住现实考验这篇小说,先给读者设个悬念,什么事儿让女大学生的爱情在现实面前坍塌。像这样的文章有多篇,彰显主题,符合现时人短阅读的潜规则。
   著名作家巴尔扎克说,小说是一个民族的秘史。《丝路故事》展示给我们的是历史变革进程中,丝路小城的男女老少尤其是青年人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充盈着艰涩与辛酸,但他们百折不挠、砥砺前行。 可以这么说,在我读过的中短篇小说里,题材广泛,反映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社会风情,人际世态,随手摄来即可成篇的文章《丝路故事》是成功的作品之一。一个个小故事写法质朴,叙述简约,不给生活“化妆”,像生活一样自然平实鲜活,它是生活实录的精心艺术提炼,好似无技巧,其实大有技巧。应该说,朴实,广博,短小是全书的特点。以前读这类作品是偶尔读到一篇,很难遇到这么多的作品,作者不敢说自己的小说是纪实小说,而湛社琴旗帜鲜明的标榜纪实小说,一下子就是六十多篇(两个中篇除外),作者的风格可见一斑。
    秦小猫这个人物是中篇小说的灵魂角色,她身陷贫困却不甘于贫困,老琢磨着怎么样把日子过得好起来。为了实现过上好日子的理想,她不断努力着。记得恩格斯说过,文学作品的人物,应该写成独具个性的“这一个”。纵观古今中外的文学史,达到恩格斯所要求的目标,的确是很不容易的。秦可义这个人物,面对“十年动乱”的文革洪流,依然能够不媚上、不随俗,踏踏实实地朝着“要让家人不断粮”、“要让瘫痪的老人有医就”的理想不懈求索。这个形象在众多知识分子中,有着难以磨灭的光芒。受批判、遭冷落,直至靠边站,但他对理想的痴情毫不减色。塑造这样个性鲜明的人物,让读者在小说描写的阴霾密布的意境里,依然对未来充满希望,依然没有被绝望击倒,这是小说十分可贵的地方。
   《丝路故事》呈现出人生万象,折射着人性的光芒,弘扬着正能量。作者创作风格鲜明,题材纯洁而丰富,写法也应力求是多样化拒绝一律化,注意着小小说不同于小品文、小故事,她也强调小说的特征与内涵和外延,语言平铺得生动,叙述质感增强张力,故事更有魅力。就像短篇小说中的万瑞,婚后得道丈夫和女儿患有先天性心脏病时,依然全身心照顾家人。
    在细读《丝路故事》之后,我认为,这部小说能把一个个小故事写得这么出色,主要还是作者对生活的挚爱和熟稔,也源于湛社琴对西部的热爱。加上她深厚的文学功底,是这部小说对现实生活描写成功的主要因素。


 楼主| 折翼天使 发表于 2016-12-9 16:42:13 | 显示全部楼层
《丝路故事》写的是身边普通人的小日子中,所发生的故事 ,得到雏燕老师如此的好评,特别感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折翼天使 发表于 2016-12-9 16:44:05 | 显示全部楼层

《丝路故事》

本帖最后由 折翼天使 于 2016-12-9 16:46 编辑

谢谢有缘相似的你 我 他
我们 一起走进这本 故事书
11.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折翼天使 发表于 2016-12-9 16:51:48 | 显示全部楼层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一本书 同样也存在许多不足,请看过的友友多多包涵   谢谢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折翼天使 发表于 2016-12-9 16:56:10 | 显示全部楼层
再次感谢 素未谋面的雏燕老师,为拙作写书评……{:}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折翼天使 发表于 2016-12-28 17:00:2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折翼天使 于 2016-12-28 17:01 编辑

        《草原曼巴》《丝路故事》书评 在《甘肃经济日报·阅读周刊》02版发表
  田世荣的长篇纪实小说《草原曼巴》、湛社琴的中短篇小说集《丝路故事》的书评,刊发于2016年12月24日《甘肃经济日报·阅读周刊》总第8599期(第431期),谢谢阅读!
16.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一夜春风 发表于 2016-12-29 09:57:23 | 显示全部楼层
合上湛社琴的小说集《丝路故事》,心绪如潮,为这部小说所讴歌的平凡人物的“壮举”而感叹,一个个个性鲜明的人物、短小精悍的曲折故事,深深地铭刻在我的心灵。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折翼天使 发表于 2016-12-29 10:47: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夜春风 发表于 2016-12-29 09:57
合上湛社琴的小说集《丝路故事》,心绪如潮,为这部小说所讴歌的平凡人物的“壮举”而感叹,一个个个性鲜 ...

问好朋友,谢谢回帖!
愿每天的阳光都能带给您美丽的心情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折翼天使 发表于 2016-12-29 10:51:00 | 显示全部楼层
一夜春风 发表于 2016-12-29 09:57
合上湛社琴的小说集《丝路故事》,心绪如潮,为这部小说所讴歌的平凡人物的“壮举”而感叹,一个个个性鲜 ...

吉祥如意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折翼天使 发表于 2016-12-29 11:06:00 | 显示全部楼层

“何郑:田世荣的《草原曼巴》已经拍摄成电影,几年前已经公演,反响极广。湛社琴纪实小说集,洋洋几十篇,谓之大观也。”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折翼天使 发表于 2017-1-3 17:20:25 | 显示全部楼层
188.jpg
188.jpg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折翼天使 发表于 2017-1-3 17:21:13 | 显示全部楼层
一本值得一读的书,充满正能量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折翼天使 发表于 2017-1-16 16:18:28 | 显示全部楼层
草原曼巴(一声) 王万青 充满正能量 {:smile:}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折翼天使 发表于 2017-1-16 16:19:47 | 显示全部楼层
草原曼巴(医生) 王万青 充满正能量
曲玛 一个美丽的地方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折翼天使 发表于 2017-1-22 16:39:28 | 显示全部楼层
玛曲草原地处甘肃省西南部的甘南藏族自治州玛曲县,九曲黄河从草原的西南进入,又从西北出境,在这里转了第一个大弯,养育着这1万多平方公里草原上的3万多藏族群众。“曼巴”是藏语医生的意思。一路上,王万青不停地和牧民打着招呼,遇见老人和抱着娃娃的妇女便走过去叮嘱几句。

    “在国家的支持下,玛曲已经摆脱了缺医少药的历史,但由于藏族群众传统的生产生活方式等原因,医疗工作者还有很多的事情要做。”王万青说。
    1968年,24岁的王万青从上海第一医学院毕业后,志愿来到甘南藏族自治州服务牧区。来到甘南后,得知玛曲县最艰苦,王万青又毫不犹豫地来到了玛曲草原。“真不是头脑发热,也不是想出风头,就是觉得人一辈子应该做点什么。”王万青说。
    上世纪60年代末期的玛曲县阿万仓乡还没有通公路,马匹是唯一的交通工具。王万青来到海拔3600多米的乡“中心卫生院”,眼前的情景让他大吃一惊:两间破旧的土坯房,几张掉了油漆的桌子,药柜里只有寥寥的几瓶药,没有床位,整个卫生院最贵的医疗设备是院长亲自掌管的血压计。而完全听不懂的藏语更是让王万青仿佛来到了另外一个世界。这些都没有让王万青打“退堂鼓”,他把常问的话用汉语音译成藏语,得空就背,不到半个月王万青能独立看病了。

    由于严酷的自然环境和艰苦的生活条件,玛曲草原上的牧民生了病往往求医无门。王万青来了,带着先进的医疗理念、精湛的医术和一颗医者的仁心,长期缺医少药的藏区群众终于有了好“曼巴”。

    1984年的一天,一名叫南美的10岁藏族孩子,被牛角顶穿了肚子,外露的肠管都已变色。家人将奄奄一息的孩子送到乡卫生院时,小南美的血压已经测不到了。必须立刻做手术。乡卫生院根本不具备做手术的条件,但如果转院救治,要翻一座山、过七道河,如此折腾,孩子性命难保。征得家长同意后,王万青把两个办公桌拼在一起,当作手术台,一个电灯泡加上一把手电筒,充当了“无影灯”。实施麻醉后,王万青冒着风险,为南美做了坏死肠管切除手术。

    手术后10多天,南美开始进食了,南美得救了!一时间,牧民们欣喜若狂,奔走相告,夸赞这位神奇的“曼巴”。像这样救人的传奇故事不胜枚举。在阿万仓卫生院的20余年时间里,王万青每年接诊病人3500余人次,20年累计接诊7万余人,累计手术上万例,而当时阿万仓乡总人口才3400余人。在当时医疗设备不足、乡卫生院基础设施极其简陋的条件下,王万青以精湛的医术,以一名医生高度的责任心成功救治了无数个生命垂危的患者。

    1993年,王万青被调到玛曲县人民医院担任医院外科主任。在玛曲县人民医院工作期间,王万青或主刀或主持参与过颅脑、颈、胸、腹、骨、妇产、五官科等各类手术数千例,有的手术还填补了玛曲高原外科手术空白。

    长期的草原行医过程中,王万青认识到要减轻藏区群众的病痛,光靠看病还不够,没有完善的基础医疗普查就没有藏区健康状况的根本改善。8年时间,一个人、一匹马,王万青完成了阿万仓乡人畜共患的布氏杆菌病的普查摸底,完成了全乡牧民孩子的计划免疫。因为重视防疫,上世纪80年代中期,在阿万仓乡,很多传染病已经得到有效控制,惠及牧民群众达1500多人。与此同时,王万青和他的同事建立了严格规范的门诊制度,先后为3000多名牧民建立了门诊档案,这在当时的玛曲县乃至甘南州都尚属首例。

    44个年头,王万青把自己的血脉深深的扎进了玛曲大草原的土地上。现在,年逾古稀的王万青出诊时,他身边经常可以看到一位身穿藏袍的老妇人的身影,那是他的藏族妻子凯嫪。年纪大了,妻子已经不放心王万青一个人奔波在草原上。他们的大儿子接了王万青的接力棒,成了一名新的“草原曼巴”,二儿子做了警察,两个儿子都娶了藏族妻子,唯一的女儿嫁则给了当地的牧民。

    “我要用我剩余的时间继续救死扶伤,更重要的是要让全国、全世界看到藏汉两个民族的团结、融合,看到藏区的发展成就。”王万青说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折翼天使 发表于 2017-1-23 17:17:06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折翼天使 于 2017-1-23 17:24 编辑

丝路小人物的故事,天天上演——
        《叛 徒》
        湛社琴  
     星期六,在镇上读小学的若曦放学回到农村的家里,放下书包,见妈妈不在屋子里,就赶紧溜进爷爷的房间,将100元钱塞进奶奶的手里,跑了出来。
   这是爸爸交给她的任务,给爷爷奶奶100元钱,爷爷离不开去疼片和阿司匹林,奶奶要买零用品,而他们每月的零花钱就是若曦替爸爸给的。
   若曦本来“做贼心虚”,没想到,刚出奶奶房门,就碰到了刚进门的妈妈,看见若曦,妈妈脸一沉,瞪了女儿一眼,“叛徒、叛徒,又是一个叛徒”,妈妈念叨着,进厨房做饭去了。
  若曦不好意思地红了脸,她伸伸舌头,提起篮子到合作社的压面坊去帮忙了。这是妈妈开的压面坊,妈妈一心想攒钱在县城买房子,可爷爷、奶奶却“乱”花钱!   
   爸爸在镇上给毕业班的学生补课,回不来,定期孝敬爷爷奶奶的任务就交给了若曦。若曦因此常被妈妈叫做“叛徒”。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折翼天使 发表于 2017-1-23 17:17:36 | 显示全部楼层
孝敬父母,传承中华美德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折翼天使 发表于 2017-1-25 08:50:09 |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折翼天使 于 2017-1-25 09:11 编辑

  丝路故事之       一脚踹下古井
              湛社琴
   一伙四五年级的学生娃娃放学路过这口古井的时候,开始按照上学路上的约定“抓鳖”,随着娃娃们越来越高涨的尖叫声,整个台地被兴奋的尖叫声统领,有人暗骂自己运气不好,当真是几家欢喜几家忧!孙小布就是运气最差的那个!
   几个男生七手八脚弄开井口的杂草时,孙小布探头看见黑魆魆的古井,深不见底。发憷了。他对先前夸下的“海口”“一定会跳下去”的话感到反悔。他带着哭腔求饶:“小千哥哥,放我一马,我愿意日后为你效犬马之力!”
   张小千不依不饶,怒目圆睁,逼近孙小布,“跳、跳、跳……跳下去!你说你敢的!跳呀!跳,跳”!
   孙小布战战兢兢地平躺在井口上,吓得浑身哆嗦,连连求饶:“小千哥哥,小千哥哥,我怕……他的话还没有说完,张小千左腿撑地,右腿飞速抬起,像一道迅猛的长鞭,砰的一声,狠狠抽在了孙小布的胸前。
    孙小布“哎呦”一声尖叫,消失在了黑洞洞的古井底。
   人高马大的张小千对付弱小的孙小布是小菜一碟,两人同岁,可个头和悬殊大,一个像一二年级、一个像中学生。
    定西的王庄四面黄土高山,中间一块台地,台地中央的几十户烟树人家,被黄土山梁安稳地环抱着。一条小路弯弯地连接着村庄和田野。 在黄土山丘层层叠叠的莽莽群山间,这块台地似乎炸开了锅。
    副班长李淑媛被刚才的一幕吓坏了,冲过淡蓝的洋芋花和如绸似缎的荞麦地跑到距台地最近的人家时,高喊“救人、救命,孙小布掉古井啦……
   王庄上空飘移的云影迎风而动,村民们拿着绳子和桶子涌向台地。这口古井连老人们都不知道它的来历,这些孩子们……大人们看到孩子的“抓鳖”过程还是公平的,就像制定规则的张小千和李淑媛最后抓的是“看热闹”和“执行命令”,而第一个抓的孙小布却是“跳”。
  抓到“观众”的同学看到孙小布的惨样子,早开溜了。“天有不测风云,当危险降临到你身边时,要么战斗消除危险,要么在危险中死亡!”想要公平,除非你拥有绝世强者的实力。这一刻,张小千便发誓要强大起来。
  随着高台上嘈杂声的降低,浑身是伤的孙小布被送到了县医院。几个月后,拄着双拐的孙小布回家了。张小千第一个赶到孙小布家,“我背他上学!”他盯着孙小布说。
  “他被吓傻了吗?怎么不说话?”周舟同学说。
  “你才被吓傻了呢!他就是我弟弟,以后我们大家轮流背他上学!”张小千冲着周舟吼道!在这一刻,他眼角闪过一丝狠厉之色。
  周舟一惊,张小千变了。全场死一般寂静。
    孙小布小学毕业后,辍学。
    张小千到城里上中学、大学,大学毕业后在省城做了一份收入很高的工作。到了成家年龄,他在老家找了个漂亮能干的女孩做朋友,后来就将她转给了孙小布,并表明他们的生活和孩子由他负担。他给他们盖了新房,举办了一个体面的婚礼。
   婚后一年,孙小布生了个男孩子。“第一胎是男孩就不要再生了,我负责他上学和工作!多了管不起!”张小千说。男孩从托儿所开始就和张小千的儿子一起吃住在省城,直到大学毕业,有了工作和房子。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折翼天使 发表于 2017-1-25 08:51:28 | 显示全部楼层
担当 是一个人的美德,
只有够强大,才有所担当
{}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诗月 发表于 2017-1-25 21:43:39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折翼天使 发表于 2017-1-26 10:17:50 | 显示全部楼层
诗月 发表于 2017-1-25 21:43
一部西部地域风情的纪实小说,让读者感受到作者深厚的社会阅历,扎实的文字功底,细腻的心灵世界,向上的社 ...

预祝诗月:
春节愉快 {:}
微笑生活每一天!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酒泉在线,关注身边事。

陇ICP备15000578号|甘公网安备62090202000001号

GMT+8, 2024-12-26 12:59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