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纪实连载:《我在惊涛骇浪的文革中长大》连载二十九

[复制链接]
brh卜荣华 发表于 2013-6-30 11:16: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长篇纪实性传奇文学作品
《我在惊涛骇浪的文革中长大》 连载二十九  作者:卜荣华
作为一个土生土长在这块土地上的酒泉人,说实在话,我热爱酒泉这块土地!我在这块土地上生长了整整60年,作为一个人,60年的历史是一个十分漫长的历史!而我的个人命运是一个极其悲惨的命运,直至文化大革命爆发,我的父母就已经早早离开了人世,这一年我才13岁,在这60年十分漫长的艰难困苦的历史长河中我是怎样长大的?我到底经历了哪些催人泪下的或者奇奇怪怪的酸甜苦辣或者悲欢离合的故事?我在这篇富有个人传奇故事色彩的长篇纪实性文学作品中将要详细讲述,由于人所共知的原因,我的这篇作品以连载的形式发表在互联网上,这是第29个篇章,希望能引起50后同龄人的共鸣!----卜

1.jpg (41.36 KB, 下载次数: 15)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1 小时前 上传







我见到了这位统领几万武装人员的“酒泉地区3.12红色革命造反派联合司令部”的总司令,他姓k,是个中年人,人称“k司令”,他原本是一个酒泉县砖瓦厂的临时工,小学文化程度,乱世出英雄,他时来运转,居然靠造反起家,指点江山,在群众集会上能连续3个多小时不带喝水的倒背着手口若悬河的大肆宣讲马列主义毛思想的造反有理以及在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等等一系列的荒谬绝伦而当上了“3.12红色革命造反派”联合司令部的总司令,他掌握着全酒泉地区50%以上人民的命运,当时,我看到他的腰里别着一把手枪,显得威风凛凛的样子---
他把我安顿到了一个油墨气味特别浓烈的办公室,这儿是“3.12”司令部下属的“宣传部”所管辖的全称叫做“宣传印刷组”的地方,这里一共有包括我在内的12个人,其中有6个是从酒泉地区行政公署、民政局、粮食局等各单位抽调上来的年轻漂亮的女打字员,她们操纵着6台老式打字机和3台油印机,在她们每天忙忙碌碌、通宵达旦的工作中,各种秘密文件和鼓舞士气的《3.12司令部战报》以及几千份造谣或者不造谣的传单就从这里出笼了,我,作为“3.12红色革命造反派司令部”的通讯员,在这里每天的主要任务是油印这些文件以及传单,然后经过全体人员通宵达旦的整理装订,第二天早晨,再由我送到各大口的造反派组织,需要送到外地的再送到邮电局,忙完这些,然后再把那些多达几千份的造谣或者不造谣的传单,就像“天女散花”一样撒到大街上的熙熙攘攘的人群中----
由于每天有大量的文件以及传单需要出笼,因此,包括我在内的所有人员,整天通宵达旦、忙忙碌碌,根本没时间睡眠,也不容许私自回家,饿了就啃点自带的干粮,渴了就喝点暖气管道的漏水,困了就爬在办公桌上打个盹,其他人都有工资,而我,一个未成年小孩,才14岁,因为是从孤儿院来的,在没有任何经济报酬的情况下,就在这种极其艰难困苦的环境中,和大人们一起整天的忙碌着----
我进了办公室,见到了我的上司,没想到领导我的这个上司正好是我小学时期的语文老师马敏中,此事令我感到有点滑稽幽默,过去我们是一个教室里的互相尊敬的师生关系,现在因为文化大革命,我们是战斗在一个战壕里的生死与共、密不可分的亲密战友---
我和正直善良的马老师一见如故,两个人师生之间滔滔不绝,有许多说不完的话题,他问了我近两年“停课闹革命”以来的个人经历,我说,自从父亲被无辜打成“反革命保皇派”,丢下我们三个未成年的孩子,自杀身亡以后,我们就进了孤儿院,他的心情显得十分沉重,当说到近年来学校的近况时,他无可奈何地显出一脸的苦笑,他说,全校的老师都随着整个社会的潮流,分裂成为了势不两立的两大派组织,一派参加了“红三司”,一派参加了“3.12”,都放下了笔杆子操起了刀枪,参加了两大派之间的激战,他参加的这个造反派组织叫做“小教造反团”,即“小学教师造反团”,他说,前一段时期发生了一场武斗,在激烈的战斗中,有的老师负了伤,有的老师得了精神分裂症,有的老师则饮弹身亡,壮烈牺牲了,那个叫做“王兰英”的中年独身小学女教师,自从学生恶作剧似的贴出“王男人,你罪责难逃!”的大字报以后,就离开学校,消声灭迹,再也未见踪影----
马老师实际上在这个“3.12司令部”里充当着一个文书的角色,保管着“3.12司令部”的公章和介绍信----
在这个势不两立的两大派生死决斗的极其危险的时期,死人的事情每天都在经常不断的发生着,而他就像老马识途一样,指导着我在这里的一切工作,他指导我如何去送信和到大街上怎样去撒传单伪装而不被人发现,每天我能安全的完成任务回来,就是他最大的欣慰---
到这里来,尽管我是个未成年人,但是,也和其他人一样,不但有专门供我使用的办公桌,而且我也被配发了一件防身的武器:一把削铁如泥的匕首,还有就是在万一发生激战时必须使用的25颗自制手榴弹,这些都是配发给我的武器 ---
这种自制手榴弹是用在文革中市面上常见的一种特有的半斤酒瓶子制造的,酒瓶子口部露出豆大的一点导火索,我被一再告知:这种手榴弹使用时要用火柴点燃,迅速点燃后就扔,千钧一刻!!!从点燃到扔出去,只有短短的三秒钟,否则,就会在自己手中发生爆炸----
啊!只有三秒钟的一瞬间!!!
也就是说,这种手榴弹点燃后根本就没有来得及扔出去就可能在自己的手中爆炸了?自己岂不是“壮志未酬身先死”,提前充当了毛《炮打司令部》的炮灰?   
我当时听得浑身毛骨悚然----
除此之外,我的办公桌下面还有一大堆大大小小的鹅卵石和砖头、瓦片之类,这些东西都是在以后保卫大楼的激战中,在手榴弹扔完以后再使用的武器,我当时的脑海中立刻出现一种画面:两大派突然发生了激战,在激战中拼完了手榴弹再拼鹅卵石,那是一种何等激烈的场面啊!在激战中我就是英勇的牺牲了,几十年以后,我的战斗英雄的光辉形象一定会像电影《英雄儿女》中的王成一样,再现在银幕上----
我的交通工具是一辆十分破烂的自行车,这是整个司令部里仅有的一辆交通工具。
那时候,骑一辆自行车走在大街上,就像现在开“宝马”车一样,是一件令人仰慕的事情,除了国家工作人员,任何私人是不可能拥有一辆自行车的。
这辆自行车原先是酒泉县委书记,被老百姓誉为“常青天”常昆的自行车,自从常昆成为“走资本主义的当权派”被揪出来打倒以后,这辆自行车自然也跟着常昆受牵连,常昆挨批斗的时候,这辆自行车也被称为他“走资本主义道路”的罪证而跟着他陪斗,最终被造反派没收了,经过文革几年风风雨雨的洗劫以后,到了我的手里以后,已经是一辆锈迹斑斑的、浑身上下没有一件可供遮挡零件的自行车,即:没有前瓦后瓦,没有前闸后闸,也没有车铃,走在大街上就像是一个浑身上下没有穿衣服的全裸体人一样,行走时还发出一种十分难听的“吱---吱---吱---”的老鼠式的尖叫声---
我把这辆自行车戏称为:瘸腿子老驴老马式的自行车---
有一天,我骑着这辆酒泉县委书记骑过的“瘸腿子老驴老马式的自行车”去送文件,前轱辘突然出了故障,突然,“啪”的一声,把我重重的一个“前空翻”然后一个倒栽葱摔在了地上。于是,我就这样亲自体验了一次“马失前蹄”的感觉----
对酒泉县委书记常昆的批斗会是在酒泉两大派造反派组织之间轮番进行的,在对他的批斗会最密集的时期,他,一个60多岁的老人,差不多每天要被人轮番批斗至少5、6个小时---
我参加过几次对酒泉县委书记常昆的批斗会,我看到批斗他的时候并不拿他的“走资本主义道路”的事情说事,而总是拿他哥哥的事情说事,他的哥哥参加的是国军,是一位国民党高级将领,在抗日战争中荣立战功,被蒋介石亲自授予一把“中正剑”,并且给他家门上悬了一个“光荣之家”的匾额,还有“委任状”之类的东西,这些东西当时都摆在批斗会上的桌子上,成了批斗常昆的主要罪证---
我生活在这支乱哄哄的由大量的工人、农民、国家干部、学生、教师、演员、运动员以及社会上的三教九流、劳改释放人员、地痞流氓等人所组成的、差不多操着长矛大刀等各种18般兵器的、没有统一服装的、如陈胜、吴广起义式的杂牌子武装队伍里面,我在这场祸国殃民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中扮演着一个不可忽视的角色----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我每天的工作日程安排,除了吃饭回孤儿院以外,其余时间都在这里度过而且没有任何经济报酬的生活----
在酒泉地区两大派的激战中,我就像是一名战争年代的地下工作者一样,为了保护自己的身份不被暴露,我每天都秘密的撺动于人头攒动的大街上,我的手里每天都有许许多多来自中共中央无产阶级司令部里的林彪、江青、叶群、张春桥、姚文元、康生、陈伯达、王力、关锋、戚本禹之流的具有巨大煽动性的秘密文件和秘密指示,这些指示的最终目的都是煽动人民怎样进行自相残杀的----
比如,江青说:“当阶级敌人向我们进攻,我们怎么办?我们只有拿起武器进行自卫反击!”---
张春桥煽动说:“这场文攻武卫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的一个创举!”----
在林彪的题词,即:“伟大的导师、伟大的领袖、伟大的统帅、伟大的舵手毛主席万岁!万岁!万万岁!”发表以后,他的老婆叶群立即不公开的发表了一个长达几十页的长篇秘密讲话,题目:《毛主席为什么是伟大的导师、伟大的领袖、伟大的统帅、伟大的舵手?》,为了以尽快速度传达这个秘密讲话,六个打字员操纵着六台打字机,整天“啪啪啪”不停的打字,再加上校对、油印机印好再装订等等,整整耗去了我们这个“3,12司令部”宣传印刷组全体人员半个月的通宵达旦,在这些令我一辈子都难以忘记的日日夜夜里,搞得我,一个14岁的孩子实在太疲惫了,我大病了一场----
酒泉地区“3.12”和“红三司”两大派武装组织占据着整个酒泉县城,互相之间壁垒森严、剑拔弩张,两大派互相骂战的高音喇叭是几十个喇叭捆绑在一起的,整天不断的播放着毛的语录歌曲:
“山下旌旗在望,山头鼓角相闻,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早已森严壁垒,更加众志成城,黄洋界上炮声隆,报道敌军宵遁”----
两大派各自的高音喇叭通宵达旦播放的声音,震撼着整个酒泉县城,吵的不但我睡不着觉,而且县城里的无产阶级也睡不着觉,资产阶级也睡不着觉,吵的就连公鸡都无法打鸣----
人类的疯狂影响到了动物世界!
文化大革命的武斗形势已经到了最危险、最紧张、最激烈的时期----

002.jpg (31.79 KB, 下载次数: 15)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1 小时前 上传

002.png (151.77 KB, 下载次数: 15)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1 小时前 上传

2.jpg (29.35 KB, 下载次数: 15)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1 小时前 上传






在我来到这里的一个月以后,即1967年10月17日,终于发生了酒泉地区现代史上最著名的“10.17事件”,两大派开始了第一次正式较量,爆发了文化大革命中的第一场大武斗----
这场武斗,参加的人员几乎集中了整个酒泉县城的青壮年以及所有的红卫兵----
任何事情的发生总要有个由头,那么这场极其激烈残忍的武斗是怎样发生的呢?
因为“红三司”和“3.12”分别占据着整个酒泉县城的东南部和西北部,但是,在“3.12”占据的西北部的西关汽车站却是“红三司”的一个武斗据点,犹如是长在“3.12”肌体上的一个毒瘤一样,必须动大手术将其拔除!
于是两大派为争夺这个酒泉西关汽车站的武斗据点展开了一场激战---
这一天,整个酒泉县城成千上万的父老乡亲作为“逍遥派”就像过年看热闹一样,倾巢出动,站在距离武斗地点大约一公里的安全地带观看了这场先祖们活了几辈子都不曾见过的如此紧张激烈的战斗场面---
我呢,当时在干什么?作为“3.12”的通讯员,一个年仅14岁的小孩,自然不需要我参加这场主要由大人们参与的极其激烈残忍的“游戏”,在我完成了自己的正常事务后,也和所有的“逍遥派”一起,“坐山观虎斗”,站在距离武斗地点大约一公里的安全地带观看了这场先祖们活了几辈子都不曾见过的如此紧张激烈的战斗场面---

003.jpg (28.91 KB, 下载次数: 15)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1 小时前 上传

3.jpg (24.81 KB, 下载次数: 15)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1 小时前 上传

4c6e5911jw1e5ibv57cvqj20bu0f0gng.jpg (23.35 KB, 下载次数: 15)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1 小时前 上传

4.jpg (28.82 KB, 下载次数: 15)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1 小时前 上传

05.jpg (48.92 KB, 下载次数: 15)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1 小时前 上传









两大派的这场激烈战斗是在1967年10月17日的上午十点钟正式打响的---
上午九点钟,“3.12”的几千武斗人员集中起来以后,经过半个多小时的战斗动员,以高亢激越的《大海航行靠舵手》和《毛主席语录》歌:“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鼓舞完士气以后,两大派人员便展开了紧张的激战---
当时,战斗打响以后,我看到酒泉西关汽车站那里到处都是飘动的红卫兵战旗和滚动着的浓浓的硝烟弥漫,到处都是爆炸声和人的喊叫声以及惨叫声,天上飞的是砖头瓦块和石头还有零星的“砰砰砰”的枪声---
高音喇叭以“放下武器,改邪归正”的心理攻势迫使“红三司”的人员投降----
激战中,有人饮弹身亡被人抬下了战场,而救护车则不断的把那些用担架抬下战场的受伤人员紧急送进了酒泉地区人民医院---
尸体和伤员是激战的产物---
这场激战从上午10点钟一直到下午4点钟,终于到了战斗最激烈的时候,双方武斗人员展开了肉搏战,在我们这个小小的不超过5平方公里的酒泉县城,这些人差不多都互相认识,有的是一个单位的,有的是一个系统的,但是,祸国殃民的文化大革命把他们完全变成了六亲不认的野兽一样的精神病,他们就像摔跤运动员一样滚在了一起,有的互相咬脖子啃腿,有的骑在对方的身上正在掐住对方脖子企图将其置于死地---
战场上到处都是鼻青脸肿和鬼哭狼嚎的人群---
无论这场激战怎样进行,但是激战毕竟是在“3.12”的地盘上进行的,我所在的“3.12”一派自然是天时地利占据着上风,在“3.12”强大的由一支叫做“大麻子”率领下的、名称叫做“十八分部”的几百个青年敢死队人员的火力支援下,自然是胜券在握,一直到下午5、6点钟,“3.12”终于大获全胜,战败的“红三司”的战斗人员,有的如兔子般的迅速逃回了自己的据点,有的来不及逃跑的人员则被“3.12”的人员活捉了俘虏,这是我一生中除了在老电影中以外,在现实生活中见到的真正意义上的俘虏兵---


5.jpg (21.63 KB, 下载次数: 15)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1 小时前 上传

6.jpg (33.44 KB, 下载次数: 15)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1 小时前 上传

07.jpg (29.65 KB, 下载次数: 15)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1 小时前 上传

7.jpg (37.67 KB, 下载次数: 15)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1 小时前 上传

08.jpg (91.6 KB, 下载次数: 15)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1 小时前 上传








我看到这些几百个被活捉的俘虏们,他们反穿着衣服,双手举的高高的,做着举手投降的动作,排了足足有一公里,他们被“3.12”的武装人员押解着到酒泉县城中心指定的地点集中---
当地的军分区严格遵照中央军委的命令不介入地方文革,但是,军分区的政委张哲兰派出了便衣记者拿着120照相机记录下了这些场面,那时候任何私人都是不会拥有照相机的---
我站在马路边从这些从我的眼前经过的俘虏们里尽量寻找我熟悉的面孔,我看到这些俘虏里面既有我熟悉和不熟悉的工人、农民、学生、教师、医生和国家干部等等人物,也有我熟悉并且令我崇拜和敬仰的运动员和独唱演员---
尤其是正在高举着双手的这些来自酒泉农机公司和酒运司的运动员,他们都是曾经骄傲的驰聘于绿茵场的足球和篮球健将们,我对他们的面孔实在是太熟悉了---
古云:“胜败乃兵家常事”,文化大革命的武斗就像一切古代战争一样,每当在经过了一场十分惨烈的激战后,一派胜利了,趾高气扬,大肆炫耀!另一派失败了,垂头丧气,自认倒霉!
胜利的一派高奏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的毛主席语录歌,以“横扫千军如卷席”之势乘胜追击,迅速的占领了被失败者丢弃的酒泉西关汽车站的武斗据点,并且就像抗日战争时期缴获日本人的战利品一样,缴获了被失败者丢弃下的大批的战利品----
我看到这些用“解放牌”汽车拉回“3.12”司令部的战利品的时候,我的表情是目瞪口呆的表情,要知道这些东西都是老百姓生活中十分急需又凭票供应而十分难得的东西,这些战利品除了大量的枪支弹药以及各种长短兵器以外,还有大量的衣服棉被、猪肉、羊肉、鸡鸭鱼、大米、面粉、蔬菜、粉条,还有几大筐在激战中刚刚出锅的正在冒着热气腾腾的没有来得及吃的油饼等等---
这些战利品里面还有什么?还有二胡、板胡、三弦、笛子、手风琴、大提琴等乐器,除了人以外,这些乐器都成了文革的受害者!这些乐器都被乱七八糟的扔在汽车上,我看到尤其是那架外国名牌手风琴,它被胜利者炫耀式的悬挂在“解放牌”汽车的车帮子上,在行进中上下收缩着,发出的不是十分美妙的音乐声,而是“呼哧、呼哧”的一种令我肝肠寸断的呻吟声----
这架在文革中受难的手风琴,在我的脑海中停留了一辈子!
而此时失败的“红三司”一派,遵照战场上“兵败如山倒”的规律,则丢盔卸甲四处逃命----
他们在那苍山如海、残阳如血中如兔子般的飞快逃离了这块血腥之地,然后这些失败者又集中起来,开始揩干净自己身上和兵器上的斑斑血迹,开始重整旗鼓,开始商量怎样悲壮的埋葬那些曾经战斗在一个战壕里的、在刚刚结束的激烈战斗中死去的兄弟般的亲密战友---革命烈士们。
这些在文革的文攻武卫的战场上英勇顽强、出生入死而一文不值的炮灰们----

8.jpg (56.75 KB, 下载次数: 15)

下载附件  保存到相册

1 小时前 上传

而到了现在,他们是扯鸡巴蛋的“革命烈士”,他们什么都不是!他们是一粒灰尘!他们活的不如一只蚂蚁,他们是白来人世一场!他们活的凄凄惨惨,死的轰轰烈烈!
因为毛伟人有言在先:“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是死的其所!因此,几十年来,他们从死亡到现在,除了那口棺材,他们的父母以及后人都得不到一分钱的经济补偿,所以,他们是世界历史上死的最冤的一批人,一批死的最轰轰烈烈,活的最可怜的中国人----
当局能发慈悲保留他们其中一部分如下面图中的这些阵亡者的坟墓极其墓碑就是他们的造化!

第二天,即1967年10月18日,重整旗鼓的“红三司”卷土重来,出动了更加强大的兵力,报复性的占领了酒泉县城最中心的钟鼓楼,并且抓了“3.12”的许多人,一场“红色恐怖”笼罩着整个酒泉县城---

《精彩待续》


评分

参与人数 1好评 +1 收起 理由
儒林茶苑 + 1 期待楼主更多的佳作。

查看全部评分

儒林茶苑 发表于 2013-6-30 11:40:56 |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楼主的信任。能把在线当成你的平台。咱欣赏美文的同时,又能感受一个人的内心世界。

点评

谢谢您的令我感动的评语!尽管我是小学文化程度的一个老年人,但是,我会继续努力下去!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6-30 13:16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楼主| brh卜荣华 发表于 2013-6-30 13:16:15 | 显示全部楼层
儒林茶苑 发表于 2013-6-30 11:40
谢谢楼主的信任。能把在线当成你的平台。咱欣赏美文的同时,又能感受一个人的内心世界。

谢谢您的令我感动的评语!尽管我是小学文化程度的一个老年人,但是,我会继续努力下去!

点评

有文化没文化和书本知识没有多少关系。 真正的文化是一种生活经验的积累和感悟。  详情 回复 发表于 2013-6-30 15:43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儒林茶苑 发表于 2013-6-30 15:43:41 | 显示全部楼层
brh卜荣华 发表于 2013-6-30 13:16
谢谢您的令我感动的评语!尽管我是小学文化程度的一个老年人,但是,我会继续努力下去!

有文化没文化和书本知识没有多少关系。


真正的文化是一种生活经验的积累和感悟。
回复 支持 反对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酒泉在线,关注身边事。

陇ICP备15000578号|甘公网安备62090202000001号

GMT+8, 2024-9-20 00:00 , Processed in 0.090274 second(s), 7 queries , Gzip On, Redis On.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